搜索

汝城民俗文化“装故事”惊艳街头闹新春!“装故事”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春节之时祈求上苍消灾解厄,赐福降祥的独特的民间文化。《扛在肩上的故事》“扛故事”也叫“装故事”是俺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一个个小孩被装扮成故事中的角色并安置在一个个可以活动的小展台上,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巡展。最初的展台类似于没有盖的轿子,完全由人力扛着走,“扛故事”也因此而得名。现在进行了改进,虽然外观跟过去差不多,但展台下面安装了滑轮。传说参与了角色扮演的小孩会特别健康无恙,甚至有可能得到所扮演角色的神密护佑,所以家长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把自家合适的小孩“贡献”出来,年龄大点的有十多岁,小的仅有几个月大。扮演的通常都四大名著以及民间传奇故事中的非凡人物。这样的活动通常是由有兴趣和实力的村集体在每年的元宵节前或后举行。每次都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仅本地居民万人空巷,也吸引着不少外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每次都能让人耳目一新,不仅是一次次民间艺术的精彩展演,也是日新月异家乡风貌的闪耀呈现。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幸福生活的歌颂和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神裔 💙🤖
暑期攻略【湖南小众景点:郴州汝城县】Day1自然是先找个地方泡温泉洗去一身的疲惫,汝城县素有“中国温泉之乡”之称。在这水气蒸腾氤氲中洗涤爽身,如梦如幻,欲醉欲仙,妙不可言,以至于让不少文人墨客感叹“解衣浴罢仍留连”。正处夏季,似乎这个时候一听“温泉”两字就让人避而远之,其实不然,夏天天气干燥,皮肤更容易老化,略高于人体的温度能令肌肤的毛孔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张开,加快新城代谢,身体的毒素、湿气随着汗液排除体外,通过毛孔吸收温泉里的矿物质元素,有益于皮肤的健康营养,古人曾言“浴罢恍若肌骨换”。暖水温泉度假区,坐落于离县城仅10公里的暖水镇罗泉村,度假区四面环山、清风徐徐,周边常年云雾缭绕,置身其间宛若世外桃源,原名罗泉温泉,又名“太乙温泉”是华南地区“流量最大、水温最高、水质最好,地面最广”的天然温泉。泉眼中心水温常年保持在50度以上,每日自涌温泉水量超3000吨,其水质清澈、回味甘甜、可沐可饮。泡过温泉后,就近住在度假区内的郴州暖水温泉希尔顿惠庭酒店吧,作为希尔顿旗下的中高端旅居酒店品牌,真是旅行人绝佳舒适度的完美选择,开阔的房间,配备带冷冻功能的冰箱、微波炉、胶囊咖啡机,宾客可以随心享用美食。房间门口的穿鞋凳、更大收纳空间的多功能柜子,还有品牌优选床品和洗护用品,更心水的是,酒店内配备了带烘干机的自助洗衣房,完美解放双手,且避免把脏衣服或者手洗不干的衣服放行李箱变味的尴尬。Day2没有车流声,只有小鸟轻轻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慢慢睁开双眼,按下床头的窗帘按钮,缓缓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就这样侧身看着,发会呆。片刻后起床洗漱,在酒店一楼悠悠的享受自助早餐,整装后,开始九龙江森林公园之旅。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自古有“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处处香”的美誉。这个总面积达8436.3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4%的天然氧吧,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保存有完整的原始次生林群落及南岭山脉低海拔沟谷阔叶林,有植物2800多种,有野生脊椎野生动物256种,是华南地区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2013年9月,被评为“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欣赏完原始森林带来的视觉极致体验,再来体验一下高空玻璃漂流和透明玻璃桥,感受一下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再到天空之境和星空露营地拍照打卡,带小朋友的,还可以去萌宠乐园和森林鹿园和可爱的小动物一起合影。
小左 🤖
发现的最后两座凉亭【湖南·汝城】离开汝城后,我继续向西,往大山深处开去,我的目的地方向是往广西方向。在爬升的路上,可以发现汝城以西的大山深处里,散落着瑶族人的寨子,如星点一般点缀在山腰上。行至半路,随即在路边上就发现了一座凉亭,凉亭外的古道因为是由石子路铺成,故依然可辨。何为凉亭?凉亭是在古时供行人歇息,饮食,乘凉,就寝的亭子。在古时,官道在连接一些重要城镇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往返于这些重要城镇的商贾邮差都需要利用这条官道,进行商业贸易与邮差信息的往来,从而做到商品与信息的互通有无。秦汉以来,官修驿道、大道均设凉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五里置一短亭。李叔同所道“长亭外,古道边”,便是此意。在这个凉亭内思忖一了会儿,就进入了山区。这个季节的湘南地区雨水不断,在云山雾罩的县道上爬升了半个小时以后,突然豁然开朗,拨开云雾后,依稀可见山脚下的一个名叫“官亨”的村子。从山顶上观察这个村落,可以发现它正好位于两座狭长的山脉的中央最低点,前往郴州,汝城,韶关,如果不走这个村落那就得吃翻山越岭之苦,所以我猜测这必然是古道的必经之路。翻阅古书籍后,发现这是古潇贺古道与潇粤古道的一个交汇点。此地在郴州的东南方,从这里稍作休息,向南可达韶关,广州,东南亚;西可至重镇宜章,道县(古称道州),广西桂林,贺州。来到山脚下后,在古道上就发现了一座长亭:马头墙,白墙青瓦覆顶,古朴而又沉寂的里面躺在一片杂草的后面。这是一座建于清末民初的凉亭,位于官亨村东侧河边,是汝城通往九峰砖头坳、乐昌的必经官道。一条踩得光滑闪亮的石板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南北两端,世世代代迎来送往一批批“铁脚板”。南去时,迎来一群群挑着士纸、笋于、棕片、苡米、中草药的汉子;北回时,迎来一波波挑着大米、红糖、食盐、洋布、洋油、洋火、洋膏的农夫。我会尝试通过触摸这斑驳的白墙,来建立与历史的交错之感。遐想路过这座凉亭的历史角色们、发生过的故事,和他们在片瓦之下留宿时的心情…神游当中,不觉时间已悄然过了大半,得继续上路了。接下来的路程,柏油路倒是越走越宽,但是凉亭,古路之属的,就再也没看到了。黯然想想,历史路径发展的模样也似这样。具体位置:114乡道由西往东。经过岭头村以后继续向西南方向
CCAV 🤖
湘粤交界这座理学名城,居然藏着多座国保!国庆去韶关,本来想去南雄看银杏,后来发现只有小芳坪黄了,不太值得一去。于是转而改为去附近湖南的汝城半日游。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小小的县城里居然藏着多座国保级文物!—汝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东晋开始兴建汝城县,南朝时称卢阳县,唐朝改称义昌县,五代后唐称为郴义县,宋朝又改称桂阳县,直至民国2年(1913),才复称汝城县。汝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湖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尽管汝城县不大,但是光是津江古街一带就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众多的古民居。—这里最让我喜欢的国保,要数建于民国时期的朱氏总祠。祠堂位于汝城县老城区上黄门街,祠堂座西朝东,占地面积6000多平米,整体建筑布局成“T”形,是湘粤赣三省十八县的朱氏族人1945年开始集资兴建。祠堂中的门楼为中西结合巍峨壮观,具有明显的欧洲风格。正中拱门高大宽敞,上筑二层中式八角楼,重檐攒尖,檐角飞翘,正面镶嵌石雕“朱氏总祠”牌匾。据说在1912年至1949年期间,汝城兴建了大批的民国建筑,有国民党县党部、警察专署、县议会大楼以及私人公馆,经过百年风雨,基本上都被拆毁消失了,惟有朱氏总祠幸存于世。—而另一座必须一看的建筑,便是绣衣坊。绣衣坊是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领衔率领郴州和桂阳县(今汝城县)的一批地方官员于正德十四年十二月(1520年)专门为旌表监察御史范辂反对宁王朱宸濠和宦官勾结谋反的事迹而建所建,系古代表彰功德的纪念性坊表建筑物,距今已历483年的历史,是国内罕见专门旌表监察官员的年代最早的珍贵文物,也是湖南省石牌坊建造时代最早的一座,更是全国目前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监察御史牌坊,被誉为“湖南第一坊”。—除了以上建筑外,汝城里的湘南起义旧址群、汝城古祠堂群、范氏家庙、中丞公祠、文塔等建筑都值得一看。然而美中不足是,县城里较难找到吃饭的地方。我们一开始搜了一堆汝城本地小吃,然而进到古街后才发现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吃的。最后唯有去吃塔斯汀汉堡了……
水无灯里 🤖